金融这个名利场
最可怕是人心
最难得是理性
先看看新闻比特币减仓了吗:
据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北京时间12月19日报道,Bitcoin.com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网站之一,今年比特币价格大涨,拉动其业务出现增长。但其创始人、CEO埃米尔·奥登尔堡(EmilOldenburg)已经出售持有的所有比特币,这表明他对比特币的前景持极端怀疑态度。
的确,从某些方面来看,比特币交易费用每三个月就会翻一番,而现在确认比特币交易的平均时间为4.5小时。科技媒体Ars Technica报道称,最近比特币交易费用达到了26美元。比特币网从事所有与比特币有关的服务。分析网站Similarweb表示,这个以东京为基地,但注册在S:t Kitts的网站,每月有数千万的独立访问者。比特币网最大的一笔收入流就是所谓的比特币“矿池”,它在这里锻造市场上发布的新加密货币。
奥登尔堡在接受瑞典科技网站Breakit采访时表示,“我可以这么说,投资比特币是目前最危险的投资项目,投资比特币风险极其高。我最近已经出售了持有的所有比特币,转投比特现金(比特币的一个变种)。”他认为比特币存在交易成本过高和时间过长的问题。
奥尔登堡说,人们还不明白持有比特币所固有的风险,原因很简单,因为迄今为止,大多数人只是购买了比特币,但从未卖出或用之交易。他表示:“一旦人们意识到这就是它的运作方式,他们就会开始出售。而旧的比特币网络可能无法使用。”
新闻里提到的这个CEO,就是图上的这个人
“房产中介绝对不会说房价会跌。”
新闻里提到的现状,跟我了解的信息是一致的。
目前国内外几乎所有的代币交易平台,都在靠高额交易费获取巨额利润,每种代币背后的平台都是庄家,庄家永远赢。
现在比特币的单币价格已经突破11万人民币,还会继续涨下去吗比特币减仓了吗?
峰值会到哪里谁也不好说,然而最近这波代币热潮,让我想起了2015年年初。
如果有人亲身经历过2015年的股市,应该还记得那个闭着眼睛瞎买都能赚钱的市场,不需要逻辑,不需要判断,大盘似乎永远会涨,当时就有很多“专家”、还有某些知名财经自媒体,在鼓吹大盘一定会冲破6000点、冲向8000点、到达10000点。
然后呢?
以及现在呢?
比特币减仓了吗你会发现,市面上游说比特币通往财富自由的文章变多了,比特币交易平台越来越火了,把比特币包装成知识分享做知识付费的人越来越多了。
所有投资的市场规律都是,价值投资者先行,投机者后行,然后洗牌重来。
玩比特币的聪明人很多,如果看不懂币、看不懂市场、不如人家聪明、又非要争当韭菜,那就不要怪别人咯。
“玩得起再玩。”
我一直是对币圈持观望态度的。
理由有二:
①看不懂内在金融原理的投资品,我不碰;
②超出我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,我不碰。
比特币的暴涨,我是没理解。有些人在解释这个问题,我也看了,没有觉得特别合理的。
比如现在市值超过5000亿美金的腾讯,我能理解腾讯为社会带来的价值,那么比特币凭什么值这么多钱呢?等额的比特币,真的能替换掉腾讯为社会带来的价值吗?
唯一让我觉得合理的是,全球比特币交易中80%以上是用来洗钱的(这个数据有点老了,不知道这半年投机主义者能把这个比例改变成多少),这个的确是刚需,而且也足够把价格越炒越高,但这同样意味着极高的投资风险。
我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,追求的恨不得是零风险高收益,从不做亏本的买卖,从这个角度看,玩币也不是我的选择。
今年12月初,我才听了朋友的建议,入了一点钱到币圈,从买币到现在已经涨了60%左右,但我不会加仓,就像我以前文章里说的,仅仅是出于职业操守要维持对这个圈子的关注度。因为钱少,所以在我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内,就算全部都赔进去,我也无所谓。
但现在很多不经过思考听见买币就两眼发光的朋友,真心建议买之前,看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和它匹配。代币的风险极高,如果你可以承受,就大胆进场;如果只想赚钱、没做好赔钱的准备,你也可以进场,只是回头亏钱了记得怪自己,不要怪别人。
“最重要的是心态。”
投资这件事,真的需要佛性。
金融逐利,资本逐利,市场逐利,中国这批新兴中产也太逐利,导致很多时候只有赚了钱这个结果被无限放大,而过程几乎被抹掉不见。
逐利心太重,容易入魔。
这篇是我一边发烧一边写的,戾气太重,感觉软妹气质荡然无存了,大家凑合看吧……
没有打赏了,爱我请转发
作者:萌萌有神
评论